出席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峰会 毫末智行贺翔:数据驱动推动自动驾驶真正走向成熟

汽车
互联网
2022-12-20

12月16日-17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办的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峰会(GIV2022)在安徽合肥举行,峰会以“全球视角下的智能汽车发展之路”为主题,共同深入探讨了我国智能汽车发展新路径。毫末智行受邀出席此次峰会,毫末数据智能科学家贺翔在“打造智能汽车产业强国”生态论坛上做了《毫末与自动驾驶3.0时代》主题演讲,分享了毫末在冲刺进入自动驾驶3.0时代过程中的最新思考和成果,以及毫末在自动驾驶AI技术上的前沿探索。

在以新能源汽车为主的上半场,中国汽车行业凭借先行优势取得了巨大成效,但在以智能网联汽车为核心的下半场,如何凝聚全球智慧走出一条中国式汽车强国之路,是汽车行业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演讲中,贺翔首先分享了当下全球汽车智能化的现状。纵观2022年全球智能汽车市场发展趋势,中国在全球智能汽车市场份额占比已达到57,中国智能汽车市场渗透率也达到26,无论从规模还是速度上,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智能汽车的主战场。他表示,“毫末预计到2025年,中国高级别辅助驾驶搭载率将超过70”。

如何抓住这一智能驾驶的重大市场机遇?毫末认为,基于真实用户使用数据的渐进式路线是实现自动驾驶的最佳路径,辅助驾驶是通向自动驾驶的必由之路。毫末智行会坚定地走“可行、可靠、可商用”的渐进式落地路线,以风车战略为核心,步步为营。在当下的自动驾驶发展趋势下,这一路线正成为智能驾驶产业和车企的共识。

在对自动驾驶技术趋势的分享中,毫末智行将自动驾驶发展的近十年分成为了三个阶段,分别是硬件驱动、软件驱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数据驱动。他认为,相较于前两个阶段,由数据驱动的自动驾驶3.0时代更加强调高效地获取数据,并把数据转化为知识。同时,自动驾驶里程由硬件驱动、软件驱动时代的百万公里、上千万公里,直接飙升到了1亿公里以上。贺翔表示,“毫末一直在为自动驾驶3.0时代做准备。在感知、认知、模式建设上,都是按照数据驱动的方式冲刺进入自动驾驶3.0时代。”

据介绍,作为中国量产自动驾驶第一名,毫末智行三代乘用车辅助驾驶产品HPilot搭载近20款乘用车车型,包括长城汽车已上市的魏牌摩卡、魏牌拿铁、魏牌玛奇朵等热门车型。首搭HPilot 3.0、具备城市NOH功能的魏牌摩卡DHT-PHEV激光雷达版也即将在2023年量产上市。未来,毫末辅助驾驶搭载车辆数将达到百万量级。在末端物流自动配送车领域,毫末发布的小魔驼2.0是业内首款面向商用市场的10万元级末端物流自动配送车,今年11月也已经落地运营,切实推进了行业规模化商用的进程。

截至目前,毫末开创的中国首个数据智能体系MANA学习时长超40万小时,其虚拟驾龄相当于人类司机4.8万年。在MANA的强大赋能下,毫末的数据规模和多样性都在快速增长。乘用车领域,毫末智行辅助驾驶用户行驶里程已接近2400万公里;末端物流自动配送车领域,毫末智行小魔驼配送总订单数也已经突破12万单。

在对自动驾驶AI技术的探索上,贺翔分享了毫末MANA数据智能在感知方向的进展。以城市场景的红绿灯识别为例,基于充足的数据,毫末智行设计了针对红绿灯检测及绑路的双流感知模型,将红绿灯检测和绑路问题分解成两个通道。此时毫末会通过训练生成feature map的卷积神经网络,获得真实图像中经常出现红绿灯位置的概率图,最后用空间注意力机制将二者结合,从而输出绑路后目标车道红绿灯通行状态。基于这种方法,毫末智行城市NOH实现了在不同城市、不同距离、不同转向、不同光线条件下,对红绿灯的准确识别。

除了红绿灯,城市道路感知的另一个复杂问题是车道线识别,毫末2021年就全面引入了Transformer算法,引领了技术潮流。贺翔介绍,毫末智行设计了自己的BEV Transfomer进行车道线识别。在得到摄像头数据后,首先对2D 图像用Resnet+FPN进行处理,之后进行BEV Mapping,最终组成一个完整的BEV空间。当视觉特征完成BEV的投射,就天然了具备了和毫末雷达模型的融合能力。最后通过History BEV加入与时间有关的特征,进一步提升识别的准确率和连续性。

在我国汽车产业进入智能化、网联化新阶段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正踊跃加入其中。正如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在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峰会现场所言,如今的智能汽车的价值链、供应链正在加速重构。我国在一些环节依然面临着“卡脖子”的问题,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在对中国智能汽车如何实现技术突围的问题中,贺翔表达了毫末作为国内领先的自动驾驶AI技术公司的作用,就是始终站在全球科技的前沿,通过自动驾驶AI技术来为汽车产业完成这场智能化升级。未来,毫末智行将继续携手合作伙伴,进一步探索汽车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与应用,加速推动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智能汽车量产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