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圆桌派——创新教育专题研讨活动暨AI传道计划第一期成功举办

教育
互联网
2022-11-08

为推动学校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助力教育信息化产品的常态化应用与模式探索,实现学校之间的共研共生及优秀实践经验分享,11月6日由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名校联盟发起的“教育圆桌派”系列活动首期走进全国人工智能创新教育示范校及示范区,开展线上校际交流及专家分享。科大讯飞全程提供技术支持。

今年10月25日,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指出,要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对教育提出的新使命新任务,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不断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在此背景下,广大学校和教育工作者更应紧扣时代脉搏,加强互动与合作。”名校联盟理事长、北京十二中联合总校校长李有毅在致辞中表示。教育圆桌派系列活动,将搭建校际研讨及观摩展示平台,发挥“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应用示范校的引领作用,助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更进一步落地生根、持续发展。

本期教育圆桌派以人工智能创新教育为专题,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和“智能助教机器人在中小学课堂中的创新融合应用”两大议题展开研讨,分享“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区建设经验,同步针对中央电化教育馆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校和培训师申报政策与“AI传道计划”进行政策解读。

在“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议题研讨环节,南京市科利华中学校务委员包桂霞带来《以AI为翼 向未来而学》——南京市科利华中学人工智能课程实施情况汇报。“科学合理的教研机制是保障课程落地的重要基石。”包桂霞重点介绍了学校人工智能课程教研的基本模型——蝴蝶模型,并详细讲解了如何从课题、课程、课堂三方面同步提高人工智能教学品质,培养人工智能教师队伍,最终打造人工智能教育理论以及教学实践成果。

武汉市汉铁初级中学信息中心主任吕礼源以人工智能课程实施的现状为切入点,围绕校园软硬件环境的打造、人工智能教师团队的建设以及校内外资源的运用等方面展开叙述。他强调,教师要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冲击与改革创新,努力提升自身能力,实现从“教书匠”到“学习兴趣激发者”“能力培养者”“心灵沟通者”“行为示范者”“教育研究者”的角色转变。

澳门濠江中学资讯科技副主任王志强介绍了学校对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的整体规划和课程开展情况。在人工智能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学校采用多学科教师集体备课、共同培训的方式,有效提高整体教师队伍人工智能素养水平。

在“智能助教机器人在中小学课堂中的创新融合应用”议题研讨环节,南京市科利华中学信息组组长王蔚从教学演示、课堂实验、拓展延伸三方面分享了使用人工智能机器人开展教学活动的实践经验,并结合人工智能课程的跨学科性、协作性、实践性、创造性和趣味性五大学科特点,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构建多维度、全过程的学习评价体系。

武汉市汉铁初级中学信息科技学科教师李红以假期社团活动为例,重点分析了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她认为,运用开源式机器人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型活动,真正实现了项目化、启发性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以及信息社会责任认知,切实落实人工智能课程目标。

澳门濠江中学电脑科科组长梁锦华结合学校STAM课程《面向未来超市设计》,细致讲解了如何通过创造真实的学习情境,结合生活,进行多学科融合教学,并针对各类教学形态进行简要介绍。他提到,实施多学科联合教学时,需要教师充分发挥教学智慧,通过把握多学科融合特点、控制融合点难度与数量、优化多学科融合教学过程等方法促进学科的融合。

随后,江苏省常熟市教育装备技术中心主任严喜春带来“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区建设经验分享,作《创新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实践路径》主题报告,从常熟市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基本情况和教育思路举措两大方面展开论述,提出五大关键举措、三大制度保障,周密推进周期工作安排。“通过扎实推进常熟市规模化、常态化、高质量开展央馆人工智能课程教育教学,探索区域整体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的新路径、新模式,将为全国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贡献智慧、提供样本。”

在政策解读环节,中央电教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组成员王雨蒙就中央电化教育馆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校和培训师申报政策进行详细讲解,同时对“AI传道计划”的加入形式、讲师权益作深度解读,希望基于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的专项立体化师训体系,为全国的人工智能教师们提供系统、专业、落地的师资培训。“期待更多优秀的学校和教师积极参与,共同助力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王雨蒙说道。

活动最后,由南京市科利华中学信息科技课教师李佳静带来人工智能创新教育示范课《声纹识别技术》,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体验感知、探究原理”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了声纹识别技术相关理论与应用。

立足新起点,放眼新目标,构建新格局。未来,名校联盟将继续联合全国“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应用示范校开展“教育圆桌派”活动,搭建校际交流平台,共同探索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