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不像”麋鹿和它们传奇的一生

百科
互联网
2019-02-14

麋鹿,在中国古代被认为是一种灵兽,它头脸像马、角像鹿、颈像骆驼、尾像驴,故而又被称为“四不像”。

不过小编倒觉得它们长的挺好的呢。

最为经典的形象为中国神话小说《封神榜》里面姜子牙的坐骑,就是四不像。

就是这货:

实际上,“四不像”并不特指麋鹿。因为四不像包括鬣羚、驯鹿、驼鹿和麋鹿,是一个统称。

麋鹿不仅仅长相特殊,它还拥有着传奇的一生。

麋鹿是一种古老的动物,据科学家考证,麋鹿起源于距今200多万年前,曾经的分布范围覆盖了长江中下游为中心,西从山西省北到黑龙江省等地区,在朝鲜和日本也发现过化石,它们在距今约1万年前到距今约3000年时最为昌盛,数量达到上亿头。

从春秋战国时期至清朝,古人对它们的记述不绝于书。它不仅是先人狩猎的对象,也是宗教仪式中的重要祭物。《孟子》中记述,“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这证明至少在周朝,皇家的园囿中已有了驯养的麋鹿。

汉朝以后,野生麋鹿数量日益减少。元朝建立以后,善骑射的皇族把野生麋鹿从黄海滩涂捕运到大都(北京),供皇族子孙们骑马射杀。野生麋鹿逐渐走向灭绝。到清朝初年,中国已只有一群约二三百只的麋鹿圈养在210平方公里的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

1865年,法国博物学家无意中发现了南海子皇家猎苑中的麋鹿,之后他买通猎苑守卒弄到了两只,制作成标本送回法国,标本寄到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之后,它们被确认为从未发现的新种,而且是鹿科动物中独立的一个属,并为它们命名。从此,各国的驻清公使及教会人士通过明索暗购等手段,从北京南海子猎苑弄走几十头麋鹿,饲养在各国动物园中。

1894年,北京永定河泛滥,洪水冲垮了猎苑的围墙,许多麋鹿逃散出去,成了饥民的果腹之物。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南海子麋鹿被西方列强劫杀一空,麋鹿在中国本土灭绝。

1956年和1973年,北京动物园分别得到了一对和两对麋鹿,但因繁殖障碍和环境不适,一直未能复兴种群。

1985年,在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的努力下,英国政府决定,伦敦5家动物园向中国无偿提供麋鹿。

1985年,22头麋鹿被用飞机从英国运抵北京,当晚运至南海子原皇家猎苑,它们回到了故乡,并且在1986年回到它的野生祖先最后栖息的沿海滩涂。

2003年,世界第一头纯野生的麋鹿在大丰保护区内出生,标志着麋鹿野生种群从此恢复。